关于这个问题,要从两个维度进行回答:
【维度1】首先,就问题所举的“国内极限第一人坠亡”情况来看,是不在意外险保障范围内的。
大家通常以为,只要是意料之外的事情,都可以被称为意外。实际上,意外险条款中的意外指的是“外来的、非本意的、突发的、非疾病的”等要素。对于意外伤害保险而言,被保险人故意的不当行为,或疾病所引发的人身伤害,一般属于免责范围内。
如此看来,攀爬楼宇、拍摄高度危险性视频等行为,本就不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,在保险理赔中也极有可能被列为“故意不当行为”。所以一旦发生意外,大概率是不会得到理赔的。
【维度2】那么,从事高危运动、职业的人,应该如何选购意外险呢?
(1)先说高危运动
首先应该清楚的是,常规意外险不保“高危”
投保人因大众运动等意外造成身体伤害时,保险公司将予以赔付。包括运动时造成的运动伤害,由这些意外产生的医药费用开支可按照合同约定给予报销。
但要注意,在普通意外伤害险的合同中,攀岩、滑雪、跳伞、潜水等高风险运动基本都被列为免责条款,通常不在常规意外险保障范围内。
附加、专项产品可以补齐
近几年从事极限运动的爱好者越来越多,已经有不少保险公司针对高风险运动推出了专门的附加险产品。这类产品将高风险运动列为保障范围,如果被保人已明确在生活、旅程中将参与这些特殊运动项目,那就可以购买包含该项目保障的附加险或综合险产品了。
典型的高危运动专项险产品会覆盖水上项目、攀岩、滑雪、潜水4大类意外责任,也可以说是意外险保障责任上的一大进步。
(2)再说高危职业
一般情况下,保险公司会将职业分为1-6类,级别越高,意味着风险越大。1-3类为低危职业,4类为中等风险职业,5-6类为高危职业。
1类:办公室人群,如办公室职员、公务员、程序员、教师、文字编辑等;
2类:外勤或轻微体力劳动者,如推销员、列车乘务员、清洁工人、农夫等;
3类:涉及部分机械操作,如司机、巡逻警察、相关维修人员、化工操作员等;
4类:有一定危险性,如交警、制造工、电梯维修、木匠等;
5类:危险性较高的工作,如高空作业、刑警、电工、采矿工、海上作业工人等;
6类:高危职业,如消防员、水手、前线军人、直升机飞行员等。
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意外险都是限定在1-4类职业范围,甚至有的保险产品限定1-3类,极个别保额较高的意外险限定职业在1-2类。还有一些拒保职业,由于风险过高,保险公司拒保,无法购买。
当然,不同公司不同险种职业分类和拒保职业都有些不同,这取决于每家公司的风险评估标准。
相对而言,因为高危职业的风险较高,可选的意外险产品也就相对较少,不过市场上还是存在可购买的优质产品。有需要的朋友,可以根据自身职业类型,选择可购买的产品。
241929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